夏季令人感受到心煩的一個是高溫,另一個便是蚊蟲了。寶寶肌膚柔嫩,尤其招蚊蟲,夏季一到就全身是蚊子包,父母各種各樣滅蚊子機器設備都用上,如今許多家裡採用的是太陽能滅蚊燈,可是也也有一部分父母擔憂:寶寶能應用電蚊香嗎?
傳統式的圓盤式蚊香片,電蚊香這二種滅蚊子商品的主要成分全是菊酯,菊酯又可分為純天然菊酯——除蟲菊素,和有機合成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等。電蚊香的防蚊成份為擬除蟲菊酯,擬除蟲菊酯是一類廣譜性滅蟲劑,對人們和大部分哺乳類動物毒副作用較低但對蚊蟲等蟲類(及其貓,魚)毒副作用大,能夠根據影響蟲類的中樞神經系統使她們過多激動筋攣而死。
但圓盤式蚊香片不宜給孩子應用,有傳聞說“一盤蚊香片等同于120包煙”,這一觀點有一些浮誇了,但不無道理。傳統式的圓盤式蚊香片基本原理是點燃時釋放出來除蟲成份,這類方法的不足之處是點燃不充足的時候會造成許多濃煙。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曾以市面暢銷的4種蚊香片為試品開展防蚊試驗,試驗表明,圓盤式蚊香片的滅蚊子實際效果非常好,但的確會使條件中的PM2.5濃度值升高(蚊香片點燃時,試驗中28m2的夾層玻璃房內PM2.5最大做到了500)。
電蚊香成人可可靠應用,嬰兒最好是無需
就電蚊香中的相關成分擬除蟲菊酯的安全而言,不建議嬰兒應用。英國環保署(EPA)對擬除蟲菊酯的身心健康風險評價表明,現階段並沒有直接證據說明其對成年人導致長時間的身體健康損害,寶寶和孩子對其的敏感度並不高過成人。但有研究發現,擬除蟲菊酯高曝露與嬰兒體重提高有一定關聯性。
在我國再售的許多電蚊香的主要成分為氯氟醚菊酯,而這些化學成分在英國,歐盟,世界衛生組織並沒有准許根據應用。在我國將擬除蟲菊酯列入化肥成份管理方法,因此 專業的電蚊香液都是有化肥生產許可號和農藥登記證,這說明這款商品是歷經化肥的安全係數和高效性的檢測。
少年兒童電蚊香確實有什麼用?
在我國針對氟氯醚菊酯的檢測標準規定為0.1%~1.2%,現階段我國沒有直接設定少年兒童的蚊香液檢測標準,目前市面上的少年兒童電蚊香歸根結底是因為安全性減少了相關成分的成分,與此同時也放棄了一部分實際效果,很有可能達不上滅蚊子實際效果但也能做到一定的防蚊功效。
目前市面上普遍別的少年兒童可用的驅蚊劑成份為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二種。但世界各國的顧客對避蚊胺存有誤會,以致於許多商品標出自身“沒有避蚊胺”,實際上避蚊胺是一種比較可靠的防蚊成份,毒副作用不大,合理濃度值為10%~30%,濃度值越高防蚊時間越長,但也不是越高越好,需要在合理濃度值內應用。
美國兒科學會(AAP)提議2月齡之上寶寶應用避蚊胺,2月齡以內的寶寶不適合應用,2歲之內的孩子每日不適合應用超出1次。英國疾病控制與防止核心(CDC)提議2月齡之上寶寶應用派卡瑞丁,加拿大兒科學會提議6月齡之上嬰兒應用。
驅蚊手環,驅蚊貼可靠嗎?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對應科學研究,美國兒科學會早已確認驅蚊手環是沒有用的。驅蚊手環和驅蚊貼全是把某類相關成分固定不動在人體的某些位置,全身上下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化,有統計資料表明其合理範疇僅為4cm上下。
而且現階段市場上售賣的許多驅蚊手環並沒有化肥備案登記證書,其商品安全係數無法確保。而且防蚊成份直接接觸肌膚非常容易引發過敏,導致小水泡,發癢,斑丘疹及其紅疹子等皮疹症狀。
應用防蚊商品須確保安全難題
1.電蚊香在應用全過程中尤其必須安全提示難題,每一年夏季都是會產生電蚊香霧化機錯誤操作造成安全事故。也有小孩誤喝蚊香液致抽動暈厥乃至身亡。
2.應用驅蚊劑以前必須認真閱讀操作指南和常見問題,帶有除蟲菊酯的設備不必擦抹在肌膚上,也不能將驅蚊劑擦抹在破損的肌膚上。在運用時要特別注意繞開小孩的鼻部,嘴唇,雙眼,防止小孩根據口鼻或皮膚黏膜消化吸收驅蚊劑。
3.當寶寶避開蚊子集聚的位置返回房間內時,要按時沖洗掉肌膚上的防蚊商品。
嬰兒平常如何防蚊蟲?
1.2個月以內寶寶不建議應用驅蚊液;
2.盡可能應用物理學防蚊蟲的方法,給寶寶日常生活的條件安裝窗紗,蚊賬等,出門穿上長袖上衣運動長褲防蚊蟲;
3.早上和黃昏少帶娃出門,留意繞開草坪,生態公園等蚊子較多的地區;
4.留意家裡清理,消除存水,降低蚊子滋生;
5.採用防蚊蟲商品時選購專業廠家生產的,認真閱讀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