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ing News

香港製造

近期一款在香港製造的暖水壺大受歡迎,除因為外觀漂亮迎合年輕人口味外、其保溫度高、質素好亦是搶手原因。今時今日,懷舊又變成了潮流,標榜售賣香港本土製造的產品的網站亦如雨後春筍。幾天前我到訪了位於元朗的冠珍醬園,了解「香港製造」的最新狀況。

不少人可能都不知道,香港仍有完全在本地生產和包裝的醬油廠,冠珍就是其中一間。有趣的是,或許本地人對這個牌子反而比較陌生,皆因冠珍雖然在元朗擁有一個聘近百人的醬園,但產品主要出口歐美遠至南美等地的中餐館。

現代的豉油生產商都是在工廠大廈內不倚靠陽光發酵生成,但冠珍仍是使用傳統方法,把黃豆蒸煮發酵,再置陽光底下生曬而成,標榜無添加。儘管成本較高,但我試食過後,也發覺生產出來的豉油豉香四溢,風味甘醇。

和其他香港的「珍」字輩醬園一樣,冠珍興記都是上個世紀初左右,在九龍城一帶起家,為什麼是「珍」有很多種說法,可以指用料珍貴,也可以比喻一粒黃豆像珍珠一樣珍貴。

在80年代,不少醬料生產商都將廠房搬入中國內地生產,但冠珍仍然堅持守在元朗,百分百香港製造。在生產成本高昂的情況下,冠珍並無選擇和其他醬園一樣打價格戰,反而以高品質及「香港製造」的優勢遠征海外,並成功攻陷外地的中高檔市場,於海外華僑圈成功建立名氣。

冠珍和其他中小企一樣,多年來默默耕耘,支撐著香港的經濟,將「香港製造」這個品牌,傳到世界各地的大小餐館及家庭,同時亦見證了「香港製造」這「金漆招牌」的轉營。

就如我連月來參觀過的本地企業一樣,例如利用物流和科技優勢的「香港製造」手機殼公司、到運用本地人才優勢和頂尖腦袋生產軟件的初創公司,「香港製造」已經與時並進,由量轉化為質 ── 由價廉物美轉變為優質時尚的象徵。身為香港人,我十分支持本地製造,這樣優良的香港工業才能傳承下來。

而在政策層面上,我將會請香港貿易發展局、政府有關政策局及業界合作,就不同市場需求,訂定更準確更有效的推廣計劃,尤其是新興市場如「一帶一路」國家,透過各區域的國際論壇與博覽會、商簽各類雙邊協定、組織業界互訪等,牽頭為本地企業開拓新的商機。至於本地的創科產業,則應讓政府與公營機構優先採購選用,並且增撥資源予高等院校,推動科研成果商品化等,使「香港製造」更上一層樓。